close
 
【文/葛林】裝食物的塑膠容器和保鮮膜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害?聯邦食品藥物局說,只要使用得當應屬安全,但許多專家和若干科學研究卻持不同看法,認為有些類型的塑膠容器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,包括癌症、糖尿病、先天缺陷、兒童過動症。塑膠容器的安全性,目前已成為大眾保健的激烈辯論議題。

波士頓塔虎脫大學、康乃爾大學和國家保健研究院的研究人員,就塑膠容器對健康的影響,都曾經進行調查研究。他們說,某些塑膠容器所含的化學物,即使少量滲入食品都有健康上的風險,其中3號、7號和6號塑膠容器更應使消費者提高警覺。

在美國,盛裝飲料和食品的塑膠容器,底部都印有回收數碼符號(recycle symbol),由三個首尾相連的箭頭形成三角形圖案,中間包圍著一個從1到7的阿拉伯數字。這套回收數碼符號代表七類塑膠製品,1號到6號各含一種樹脂化學成分,其他化學成分則籠統地歸入第7號。

3號塑膠製品含有聚氯乙烯塑膠原料,簡稱PVC,在食品包裝的運用上,包括保鮮膜、塑膠水瓶及保存食品的塑膠盒。這類產品可能加有化學可塑劑(Plasticizer),以軟化塑膠的質地。在3號塑膠製品中,越柔軟的越可能加有化學可塑劑。

據若干研究發現,加有可塑劑的保鮮膜等包裝或容器產品,可能有致癌的風險,其它保健上的危險還有先天缺陷、以及腎臟、肺和生殖器官的損害。研究人員說,當PVC接觸到食物,尤其是熱燙和多油的食品,都可能使可塑劑滲出,危害身體健康。

6號塑膠製品聚苯乙烯,簡稱PS,其中一種產品俗稱「保麗龍」。在超市中看到印有6號標誌的容器,許多是免洗餐具,以及咖啡杯等容器。這類保麗龍容器和餐具可能含有致癌物,如果滲入食物和飲料中,有危害健康之虞。

最引起爭議的是7號塑膠容器,這類容器由聚碳酸酯樹脂(Polycarbonate)製成,英文代號是PC。這類容器質地堅硬,極為透明清晰,常見的產品包括嬰兒奶瓶、可重複使用的運動水瓶、飲水器用的5加侖容量水罐、以及一些保存食物的容器。有些罐頭內層也有PC成分。

7號塑膠容器中含有類似荷爾蒙雌激素的化學物,稱為酚甲烷(bisphenol A),簡稱BPA。據現有的研究調查,BPA與一些疾病的發生有關,包括乳癌、攝護腺癌、糖尿病、先天缺陷、以及兒童過動症。

研究指出,如果這類容器或水瓶遇到高溫,或者因為長久使用或在洗碗機中摩擦受損、破裂、或衰變,BPA可能會流入飲料或食品中。由於7號塑膠容器產品中包括嬰兒奶瓶,因而特別受到關注,國家保健研究院目前正在進行一項研究,重點就是放在這類容器對胎兒和兒童可能產生的傷害。

在七個回收數碼符號中,2號和4號都沒有滲出有害物資的危險,而5號容器被認為是最安全的。至於1號、3號、6號和7號,聯邦食品藥物局雖然還沒有發出警報,但科學界已呈現若干研究成果,至少顯示這些塑膠容器的使用風險。為了安全起見,消費者最好少用為妙。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d Yoshi 的頭像
    Red Yoshi

    Red Yoshi's BLoG

    Red Y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